标王 热搜: 轮毂  车轮  钢圈  铝轮  商用*市场  市场  商用  轮圈  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汽车行业“十二五”措施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6  浏览次数:1655
核心提示:“十二五”期间,为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建议国家对企业自主研发项目可按研发费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方式给予支持。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十二五”期间,为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建议国家对企业自主研发项目可按研发费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方式给予支持。
建立汽车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国家以每年汽车产业税收增量作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行业共性技术和工程化研究,特别是企业联合的研究项目,并支持产品开发、制造工艺及装备的研发能力建设。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阶段特征和发展需求,增设或整合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区域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立体覆盖汽车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和产业链。建议国家对重点领域建立开放式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室,支持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增加一批安全、环保、节能类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将高校、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过程中的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一支包括老中青的专业人才梯队,形成汽车产业和企业持续自主创新人才基础。建议国家出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政策。
    建立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共用研发平台。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和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共用技术研究,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服务。
   增加国有资本金预算,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建议通过增加国有资本金预算,完善国企业绩考核制度,支持国企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国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增强国企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国企在行业里的主导作用。
二、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目前正处在十年以来最严峻的时期,国家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支持自主品牌的成长和发展。
    一是制定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指导行业和骨干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地建设规划、产品开发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引导汽车产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实施创建世界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战略。
    二是落实并强化公务用车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继续落实并强化振兴规划中政府采购公务用车对自主品牌汽车支持措施,领导干部带头乘坐自主品牌轿车,提高自主品牌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比重。建议执法车辆、礼宾车辆应当全面选用自主品牌汽车,赈灾、援外等项目采购的汽车产品应当以自主品牌为主。
    三是国家资金支持自主品牌: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对汽车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对扩大海外生产规模,贴近销售市场,带动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的企业给予支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作用,为自主品牌企业出口贷款提供担保和保险,鼓励国内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自主品牌企业出口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品牌出口的融资支持。结合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对基地的扶持力度。
    四是加大支持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节能减排发展的需要,通过支持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为自主品牌产品提供发展的空间。例如可以采取调整消费税、购置税等税费,通过级差税率的方式,鼓励小排量消费,抑制大排量市场;通过购买小排量汽车抵扣个人部分所得税等税费措施,引导市场向小排量、低污染、低能耗产品的发展。
    五是建议从国家到地方各类主流媒体主动倡导,积极宣传支持自主品牌。在文化领域,积极倡导“支持自主品牌”的大众消费文化。
    六是鼓励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加快产品升级,发展中高端产品,逐步缩小与跨国品牌的差距。
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措施和建议
    国家应当确定发展世界级汽车集团的基本方针,消除各种制约兼并重组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确鼓励汽车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与兼并,鼓励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现有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允许民营资本参股、控股现有汽车生产企业;鼓励现有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汽车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鼓励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企业联盟等多种途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退出援助机制。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措施和建议
    贯彻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订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和推广应用。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引导消费。加强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化技术及汽车共性技术研究。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和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全面构建标准和测试体系。完善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协力推进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外合作,掌握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的核心技术。
五、鼓励和支持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
    制定长期稳定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来看,我国更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节能减排政策。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是大趋势,欧美日等汽车大国都调整了有关汽车的税制,在欧洲,与汽车油耗(碳排放)有关的税额已超过一半,在日本和欧洲,除税收外,对于小尺寸的车在停车方面也有明显的优惠和方便,而在我国却差距很大。目前,与节能减排有关的税为燃油税、消费税和车船税,其中燃油税比例较低,而消费税和车船税仅和排量挂钩,还不能直接影响油耗。因此,急需从总体上调整税制,向发达国家学习,将汽车消费过程中的主要税种与油耗挂钩,且在停车、过桥过路等多方面鼓励油耗低、尺寸小的汽车。在税制调整中还应贯彻“税收中立”的原则,即在总税收不变(不加重)的前提下,理顺税制,并长期保持稳定。
    尽快制定和完善节能技术标准和法规,建立全国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NAFC)、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CAFC),引导汽车产品向小型化发展。完善我国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制定合理的燃料消耗量实施步骤,制定“汽车燃料消耗量生产一致性管理”办法,实施生产一致性管理。加快制订油品标准,提升燃油品质,推进油车匹配,合理实施新汽车排放标准。
    加大对报废汽车回收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废旧汽车零部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的科技研发资金扶持和产业化资金扶持。建议国家在局部省市或地区,创造性地试点探索我国废旧汽车回收、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创新模式与途径。建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市场回收体系。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再制造与制造、回收、拆解相衔接的制度。制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标准,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手段。
六、促进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重点支持研发的关键零部件产品目录,对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国家级零部件核心技术竞争前沿性、基础性研发平台。设立促进汽车零部件发展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制定汽车电子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确定重点支持的领域、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业化发展的电子零部件产品。坚持引进消化和技术自主创新,建立技术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国内整车产品配套。扶植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七、实施国际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推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汽车企业或企业间联盟体对外投资,在境外建厂设点,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建立海外研究开发中心;加强汽车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搭建汽车产品出口新型融资平台,向出口企业提供客户及买方银行信用咨询服务,对海外分销商及终端用户提供融资贷款支持;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基金;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加快建立我国汽车产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快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完善通报协调机制。规范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出口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诚实守信企业。
八、发展汽车服务业与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支持汽车集团构建现代汽车服务产业链。制订汽车消费信贷管理条例,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探索、推进汽车消费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支持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支持企业推进以品牌营销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汽车销售服务体系。完善汽车服务业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完善汽车服务相关的法规、规章、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法规、政策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九、完善汽车消费的财税措施和建议
    建议恢复实施汽车下乡政策,并长期稳定实施。适当补贴农民购买汽车,并开展专为农民购车的小额汽车消费信贷,促进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加速淘汰农用三轮车和低速载货车。
    进一步完善老旧汽车更新补贴政策。加大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力度和范围,简化补贴手续,加大宣传,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
十、推进汽车行业法制化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应加快汽车产品的基本法律即《道路车辆法》的立法进程,促进《道路车辆法》尽早出台。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在我国建立机动车法律体系,着手《道路车辆法》的制订工作。
     尽快颁布和实施《车辆管理条例》,《车辆管理条例》作为《道路车辆法》的前导,应当被定位为在目前管理车辆的各项法规及规章制度中起统领作用的基础。通过《车辆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引领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体制逐步迈向法制化。
    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法规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引领和带动作用。
    成立国务院领导牵头的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汽车产业发展及相关产业发展,建设和谐的汽车社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充值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闽ICP备2022013003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