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轮毂  车轮  钢圈  铝轮  商用*市场  市场  商用  轮圈  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品牌聚焦 » 正文

三门峡戴卡一个代工企业的竞合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9  浏览次数:1846
核心提示:两年前三门峡戴卡还在一直亏损,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管理革新、技术创新、文化注入之后,如今它已涅槃重生。    
      两年前三门峡戴卡还在一直亏损,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管理革新、技术创新、文化注入之后,如今它已涅槃重生。
 
  三门峡戴卡2
 
  在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除了远近闻名的黄河大坝外,一个生产汽车轮毂的企业正冉冉升起。
 
  虽然两年前它还在一直亏损,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管理革新、技术创新、文化注入之后,如今它已涅槃重生,重焕生机。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家代工企业,在“中国制造”一片哀鸿之时,它不仅顺利扭亏为盈,而且以自己独到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赢得了品牌商的尊重和支持。
 
  两次重组
 
  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峡戴卡)的前身为三门峡天元铝业的一个铝加工企业。前期主要是生产摩托车轮毂,后来随着摩托车市场的萎缩和汽车市场的兴起,转而生产汽车轮毂。
 
  2004年,已经有16年历史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开始在全国进行低成本扩张,天元铝业的汽车轮毂制造厂也进入了它的视野。而此时的天元铝业因为有上市需求,加之轮毂制造厂经营不佳,也有意出售。
 
  2004年9月15日,天元铝业正式将200万只轮毂项目转让给了中信戴卡和创通(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据中信戴卡的官网介绍,其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于1988年投资组建的大陆第一家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总部位于秦皇岛。
 
  有中信集团这一殷实后盾,加之经过了16年的积淀,因此到2004年,中信戴卡无论是生产技术、基础设备、企业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都具有较大优势。
 
  三门峡戴卡并不是中信戴卡唯一的并购目标,此前无锡戴卡、戴卡兴龙、广州戴卡旭等已相继成立,此后天津戴卡、沈阳三花戴卡、浙江戴卡宏鑫等也先后出现。中信戴卡的官网显示,如今,中信戴卡共有合作单位20家,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年产不足50万只、销售收入几千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产近3000万只、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世界最大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在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重组后的三门峡戴卡是中信戴卡在全国的第二大制造分支,但之后数年,由于几大股东之间的利益需求无法平抑,导致了三门峡戴卡缺失发展给养。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金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涨、产品无市也无价,使三门峡戴卡一直处于亏损之中。到2011年年底,三门峡戴卡产值为6.03亿元,亏损5600万元。
 
  转机同样出现在2011年年底,12月2日,三门峡市政府、河南煤化集团、三门峡金渠集团和中信戴卡就重组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河南煤化集团以55%的股份入主三门峡戴卡。
1_1376121291_595398
 
  扭亏为盈
 
  据了解,截至2011年,河南煤化集团拥有国内铝可采储量1000万吨。在几内亚还拥有558平方公里、储量达15亿吨的优质铝土矿,氧化铝产能达40万吨。更重要的是,河南煤化集团拥有从铝土矿开采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制品及铝材料加工一体化的发展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重组三门峡戴卡,对其拉长铝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想法是好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尽快让三门峡戴卡扭亏为盈,步入健康发展的通道。
 
  对此,河南煤化集团派出了富有多年制造业管理经验的曹士强出任三门峡戴卡的董事长。
 
  据介绍,1989年,曹士强被任命为濒临倒闭的开封市橡塑化工厂厂长,结果企业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一举扭转了长达11年连续亏损的局面。1996年,开封市油漆厂也出现了危机,他到任后,同样又让企业当年就实现了盈利。随后,39岁的曹士强又被调到铁塔橡胶集团,这家被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列为重点脱困的企业,第二年便从“重点”变成了“典型”, 成为当时困难企业中经济复苏最快、经营形势最好的企业。
 
  如今,面对亏损多年的三门峡戴卡,已经54岁的曹士强还能否妙手回春?
 
  当坐在记者对面的曹士强谈起三门峡戴卡时,他的确很像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分析起三门峡戴卡的病情、原因,直至开出药方,都胸有成竹。
 
  他分析道,一个企业发展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人,如果企业的员工毫无斗志、一盘散沙,那么这个企业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好的。而人的管理,关键在文化。因此,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河南煤化集团这一世界500强企业的先进文化注入三门峡戴卡,不仅把“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这些核心理念写在墙上,更通过一项项具体的改革把它深入到员工的心里。
 
  比如,通过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极大地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让员工感受到了企业对生命的尊重;通过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强力推进技术干部“H”型通道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推荐,使员工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了人企合一;通过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善提案和评选活动,促进企业精益生产,不断提升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有了团结一心的员工和管理团队,三门峡戴卡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曹士强介绍,三门峡戴卡多年亏损,主要是因为产品毛利率低和企业费用高。在河南煤化集团重组之前,三门峡戴卡的产品毛利率低到仅为2.9%,按照其2011年6.03亿元的产值算,其一年的毛利润只有1700多万元。而其当年的企业费用中,仅财务费用(银行贷款利息)就3700万元,加上管理和营销费用,高达7000多万元。因此,三门峡戴卡2011年亏损5600万元是必然的。
 
  而要让三门峡戴卡实现扭亏为盈,就必须提高产品的毛利率和减少企业的不必要花费。怎样提高产品的毛利率呢?曹士强进一步解释道,毛利率和产品的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产能是否充足释放有关。
 
  对于产品价格,目前三门峡戴卡的订单都来自中信戴卡,作为一家代工企业,在强势的品牌企业面前想提高产品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代工”就有可能变成“停工”。但令人惊奇的是,曹士强硬是用“同生共赢”的理念说服了中信戴卡,使其愿意提高产品收购价格,帮助三门峡戴卡渡过难关。仅这一项,就使三门峡戴卡2012年的毛利率提高了1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曹士强在自己独创的“煤球理论”(做1个人的饭与做3个人的饭都要燃掉1块煤球,但前者成本更高)的指导下,在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潜能,在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月产量大幅提高,由2011年月均产量21.7万只,提高到27万只,增长24.4%以上。
 
  而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由于重组前的三门峡戴卡资产负债率高达106%,仅每天的贷款利息就相当于送给银行一辆价值10万元的轿车,流动资金极缺,因此在采购原材料时,往往饥不择食,造成原材料成本较高。重组后,由于得到了河南煤化集团的注资,三门峡戴卡2012年不仅财务成本减少了1000万元,原材料采购也随之减少了2300万元。
 
  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节能降耗,挖掘生产潜能、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非生产性费用,2012年,三门峡戴卡的产品毛利率达9%~10%,生产轮毂324.7万只,销售收入7.87亿元,利润353.88万元。而在曹士强赴任之初,河南煤化集团给其定的目标是“销售收入7.3亿元,亏损不超过4000万元”。
 
  代工标杆
 
  今年6月17日,美国权威汽车杂志《Automotive News》(汽车新闻)公布了201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名单,中信戴卡再度成为唯一一个进入该名单的中国企业,位列第92位,较2011年排名上升五位。
 
  这是中信戴卡成立25周年之际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信戴卡年产近3000万只的轮毂中,中信戴卡自主生产一部分,剩余的相当一部分是由与其合作的多家代工企业生产的。。
 
  因此,可以说中信戴卡的成功与其众多的合作伙伴密不可分,正如苹果的成功,功劳也有富士康的一半一样。
 
  但是,2013年5月底,富士康做了件颇为吸引眼球的事——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集团改名为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对这一改名,有网友戏称:“换个马甲就想终结跳楼?”来自富智康的官方解释则是:改名为避免与其母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混淆误导。
 
  而业内人士则认为,“士”与“智”之差,更表明了富智康欲摆脱单纯代工模式,谋求转型之意。其新任主席童文欣也表示,富智康更希望通过调整策略,帮助更多智能手机品牌做代工业务,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作为中信戴卡5家最核心的合作企业之一、产能占其11.16%的三门峡戴卡会不会遭遇富士康同样的情况?
 
  对此,曹士强也有自己的竞合之道。他告诉记者,目前中信戴卡有多家合作生产企业,相对于每年3000万只的产能,任何一家合作企业的产能都不是很大。其实,这对于中信戴卡而言反而不是十分有利,因为从汽车行业来讲,国内市场已连续多年对汽车需求大幅度增长,汽车需求的鼎盛时期已过,特别是在行车难、停车难和燃油价格不断攀升,行车成本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汽车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同时也加剧了汽车零部件的市场竞争。
 
  在此情况下,中信戴卡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优势,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而在产品生产方面,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并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中信戴卡应该适度提升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培养几个骨干企业。因为合作企业越多,越不容易管理。
 
  “目前,三门峡戴卡在安全生产和成本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中信戴卡的高度认可。今年已经有8家兄弟企业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而且中信戴卡还在合作企业中专门成立了成本改善委员会,让我任主任。”曹士强认为,可以说当前中信戴卡和三门峡戴卡双方从理念到管理都是一致的,是互利共赢、共同进退的关系。而三门峡戴卡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一方面尽快扩大自身的规模,进一步提升在行业内的地位。
 
  这一天或许已经不远了。据介绍,三门峡戴卡和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投资建设三门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届时迁入园区的三门峡戴卡产能将达800万~1000万只,不仅将成为中信戴卡最大的合作伙伴,还将是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轮毂单体生产企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充值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闽ICP备2022013003号-1
Powered by DESTOON